导入数据...
坚守育人初心 化育幸福人生——校党委书记李向成在四川师范大学第3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9-12 15:00:00    编辑:校办
    查看:1523

坚守育人初心   化育幸福人生

——在四川师范大学第35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9年9月10日)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李向成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jpg

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学校召开2019年教师节表彰大会,隆重庆祝第35个教师节。在此,我代表明义校长、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校教职员工,以及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刚才,学校对在今年上半年获得各类称号奖项的老师们进行了表彰。他们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潜心教学,勤奋科研,关爱学生,乐于奉献,勇于担当,工作成绩突出,是师大教师中的佼佼者。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感谢你们为学校教育教学事业的辛勤付出!我为师大有你们这样优秀的教师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刚刚听了教师代表的发言,我有很深的感慨。从大家身上,我感受到了每位教师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也感受到每位教师在师大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重要论断奠定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地位。教育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教育的主体是教师,终极追求是人的幸福。教师如果没有幸福感,就不会有对学生的幸福和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当然也不会有杰出人才的涌现和教育强国的实现。因此,做一名有幸福感的大学老师十分重要。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谈几点看法。

  首先,我认为教师是一份幸福的职业。

  幸福是什么?我想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看法。历史上有太多的专门论述。尽管幸福的定义有千万种,说到底,幸福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体验。对于幸福的追求,有多种多样,幸福的层次也有高有低。有的人认为衣食无忧、安全无虞是一种幸福,有人认为爱我所爱、情有所归是一种幸福,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除了这些基本的需要之外,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一个人真正的幸福是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理想和抱负得以最大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而最高层次的幸福就是马克思毕生所从事的“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说到教师的幸福感,就得先说说教师这个职业。大家知道,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随着社会文明的进化与现代技术的进步,许多社会职业都发生了变化,一些职业已经消亡。随着AI人工智能等高技术的出现,还会有一些传统职业面临衰落,而教师职业经过一代又一代教师的不断传承,体现了旺盛的生命力,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汇集了丰富的人文情感,这些都为教师幸福感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孟子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他把“教育之乐”看做是人生三大快乐之一,很直观地说明了教师快乐的重要性。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其实我还想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职业。那教师的幸福感的来源是什么呢?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教师的幸福源自成就他人、圆满自我,来源于激荡思想、撼动灵魂,更来源于内心的富足、奉献的快乐,下面,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具体讲讲教师幸福感的来源。

  第一方面来源是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奉献。一个教师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付出,哪有回报,当然更谈不上获得感和幸福感。教育家杜威指出,对教师来说,“教育随时都是自己的报酬”,教师在不断奉献自己的同时,也会享受到精神上的收获。我以为,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会给我们带来三种幸福感:一是教师自己的生命和智慧得到延续;二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认同;三是教师自我的成长和完善。

  要对教师这份职业产生热爱之情,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教师职业。如果把教师的职业当做是我们生命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我们存在的意义,那教书育人就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教书技艺也不再是“赚钱的工具”,教育过程就成了我们自己的生活享受。一旦把教师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我们就有动力主动去钻研教育教学,并从中找到幸福之源。前几天,我在教育部官网上看到2019年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桂卫华教授的优秀事迹,他最让人敬仰的就是对教学、对学生的态度。无论有多忙,都能坚持提前10分钟到教室上课,甚至一笔一划板书内容,讲解也很接地气,深受学生欢迎。另外,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华西口腔博物馆,馆内墙上悬挂着众多医学名师的讲义,这些讲义十分精美,我们甚至可以在讲义中看到非常清晰精准的手绘人体血管图,这一切都源自对职业的敬畏和对事业的挚爱。如果没有那份对教育的热爱,是很难做到这些细节的。

  我想说的第二方面来源是教师特有的情感收获。我这里所说的特有,是其他职业感受不到的幸福。我相信,每一位教师终其一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桃李满天下”的满足和喜悦。罗素在《幸福之路》这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从事一项很有价值的建设性工作而感到快乐,是人生所能获得的最大快乐之一”。教育是一种大爱,教育关爱的是生命。“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必然会得到学生爱的回报,爱满天下的教师,必然会得到桃李满天下的快乐和幸福。说到这份幸福,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孔子,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一生广收门徒,弟子三千多人,最优秀的有七十二人。如果从更大范围讲,封建社会的儒学之士都是孔子的学生,都受到孔子思想和人格的洗礼,这对于孔子本人来讲,当然是最有成就,最幸福的。

  除此之外,我认为教师特有的情感收获还来自于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间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多是心与心的交流,情感的交融。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有一句著名的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如果没有真挚的感情,如何去影响学生呢?所以,师生间的关系很重要,也很宝贵。和其他职业关系不同,师生之间没有复杂的利益纠葛,也没有太多的功利,只有知识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人性的传递。这种简单、纯粹而又美好的关系,不仅让教师们保持一颗青春、激情的心,更是教师难以割舍的幸福。 

  作为教师,我们收获了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幸福感,这当然也需要我们有更多的付出。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教师要依靠自我提升,在不断付出中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才能在教育中延续美好,因此,教师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对幸福感的获得至关重要。接下来,我想从教师个人角度谈谈如何追求内在幸福感。

  首先,要做一名师德高尚的老师。师德师风是衡量教师的第一标准。作为教师,首先我们是一个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要靠道德规则来做事。其次我们是一名教师,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如果把道德融入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并成为其中一部分,道德就是一种幸福。英国哲学家西季威克就曾经说到:“对幸福有理智的和有远见的追求从根本上讲就是追求实现美德”。所以,对于学生的幸福来讲,道德的重要性往往是被低估的。一个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年以后可能会遗忘,但教给学生立身处世的道理则是给了学生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会让他们终生铭感于心。大家都知道,我校文学院黄尚军教授是“全国师德标兵”,他放弃和家人的团聚机会,自掏腰包在学校租房,手把手地教他们做科研、写论文,亲自给学生们下厨做饭,甚至被邻居们误认为是“保姆”。多少学生在黄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下成长成才,黄老师的高尚人格已然成为新时代师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就必须有高尚的师德。师大以教师教育为立校之本和办学特色,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以身作则是根本,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道德要求。师德靠学习教育,但是更需要教师的自我内省和修炼。教师如何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呢?首先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在爱国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很难想象一名自身道德品行就有问题的教师怎么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清讲透做人的基本道理。

  此外,我认为还要做一名善于创造的老师。创造的过程,就是发现新知和规律的过程。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学术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哪怕是简单的教学,如果不去研究,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重复书本上的知识,那教学还有什么乐趣呢?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很生动的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教师们要多搞学术研究,多出学术成果,这不仅关系到教师职业发展,同时对学校发展也十分重要。学术是大学的生命,没有一流的学术,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我们要崇尚学术,要对学问有敬畏之心,对学者有敬重之情,对学术活动有投入之愿。要把“繁荣学术文化,提升川师大的学术生产力”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有了道德素养,也有科研成果,但还谈不上是优秀的教师。优秀的教师,还要能够奉献自己,成就学生。因此,我认为还要做一名乐于奉献的教师。习近平总书记讲,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讲奉献,就不能计较利益的得失。教师只有献身于教育教学事业,让学生得到成长和进步,才能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品味到最深沉的幸福感。讲到这里,我就想起,昨天我去看望巴登尼玛教授,他对我讲:“人的价值在于对他人的意义”。大家知道,巴登尼玛教授是我校国家级教学名师,长期利用假期义务为高原藏区培训中小学教师,先后向当地中小学捐赠数十万元的图书资料。如果没有奉献的精神,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克服高原气候、交通等诸多困难,帮扶民族地区提升教育水平。

  幸福感的获得,不仅需要每位教师内在的追求,同时也需要外部坚实的后盾做保障。毫无疑问,学校就是每一位教职工的强大后盾,为老师们安心教学、静心研究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接下来,我想从学校层面,谈谈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学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工作,为教师们谋利益、谋幸福。要始终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工作的重点,始终将有限的资源向教学、科研倾斜,目前学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教师平台,帮助教师更快更好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实施狮山学者计划、龙湖学者计划、251人才工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认定、直接评聘等措施,为教师出国(境)进修访学提供更多支持。

  学校还要进一步做好优化教职工收入分配,努力提高教职工待遇。身处现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教师们能不能获得幸福感,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工资收入的增长。在下半年,我们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情况,尽最大努力推进绩效工资分配改革这项工作,真正激发教师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另外,向大家通报一个情况,学校在面对重重障碍的情况下,不断想方设法解决老师们的后顾之忧。今年,由我校领办的新型公办学校——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小学正式开校,进一步解决了教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上周,四川省内第一家高校警务室暨“一站式服务”办证点在我校落成,师生员工可以足不出校办理户口、身份证、出入境证等业务,让教师们在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此外,学校还将继续完善教职工食堂的就餐服务,让教师们吃得更健康,生活更舒心。总的来讲,学校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更舒适的环境、更尊师重教的氛围,让教师们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岗位上有获得感、生活上有幸福感。

  最后,我想谈谈,如何在践行 “四有”好老师的过程中,做一名幸福的师大教师。

  2014年教师节,习总书记在北师大师生座谈会上,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全体教师要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当好学生的“引路人”,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格。要向身边优秀的教师学习,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尽快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要突出教师教育,培养更多未来教师,让教师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师大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肩负着“启迪智慧、培育新人,探求新知、追求真理,传承文明、引领社会”的使命,在教育工作中要秉承“重德、博学、务实、尚美”校训,率先垂范,自觉践行“遵循规律、崇尚学术,关爱学生、热爱学校,情趣高雅、追求卓越”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教育情怀、教育梦想、教育信仰”,注重培养学生教师素养,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从教乐教的坚定理想,鼓励更多优秀学生加入到教师行列,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为民族复兴大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老师们,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师大的明天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创造。当前,学校正处于改革发展、突破求新的关键期,同时也是我们锐意进取、建功立业的机遇期。学校的事业发展与每一个教职工的幸福感都息息相关,希望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将个人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事业发展紧密融合,将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学校的蓝图愿景紧密联系,在建设美丽师大的过程中,收获幸福人生。

  四川师范大学拥有73年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面对新时代和新机遇,我们确立了“学生中心、教师主体”的办学理念。在前两天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汪校长详细阐述了学校培养“三心四能五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具体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锤炼高尚师德,进一步积累扎实学识,进一步关爱学生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树立一种报效祖国的信念,认定一条矢志奋斗的道路,坚守一颗立德树人的初心,发挥一份服务社会的光热,不断创造更加优异的业绩,就一定能够推动学校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一定能够把四川师大建设成我们共同的、幸福的精神家园。

  最后,再次祝全体教职员工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