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统战工作会议,传达了中发4号文件精神和贾庆林主席讲话精神,回顾和总结了几年来学校统战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并对下一步如何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努力开创学校统战工作新局面提出了工作规划。会议开得很扎实,内容很丰富,思路很明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做好我校统战工作,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统一战线。
对许多同志而言,这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概念,因为我们经常在讲这个工作,但有相当多的同志对这个概念的把握又是不准确的。有人认为,统一战线就是做民主党派的工作,也有人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搞统一战线工作,这是不正确的。统一战线就概念而言,就是各种政治力量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一种联合,本质就是团结和联合具有不同政治追求的人为完成共同目标而奋斗。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统一战线始终都存在,比如战国时期六国搞的“联合抗秦”合纵谋略,秦国搞的“远交近攻”联横谋略,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同国民党建立的反帝反封的国内统一战线和后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战期间,国际上建立的反对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以及今天还存在的各种联盟都属于性质不同的统一战线。所以,统一战线是一种广泛的政治现象,也是各种政治力量普遍使用的一种政治谋略和手段,说穿了就是要把自己的朋友搞的多多的,不搞统一战线,就会增加反对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陷入被动和孤立统一。所以,不是只有共产党才搞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
第二,要准确把握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形势和特点
高校统战工作具有统战对象多、层次高、影响大、社会联系广、参政议政能力强等独特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校统战工作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是统战工作对象增多,层次提高,范围扩大。2007年中央统战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首次正式明确了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统战工作的对象不仅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还包括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国外侨胞及其眷属、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名人遗孀和后裔等。特别是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学术带头人及业务骨干等,都是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近年来,随着高校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外来的留学、讲学、任教人员及投资办学人员增多,留学归国人员越来越多,统战工作对象还将扩大。这些人学历学位高、学术职称高,思想活跃。还有些党外的青年教师,虽然现在还不具备高级职称,但在不久将来或许会作出显著的成绩,都应该进入统战工作的视野。所以,统战工作绝不像有些人想当然的,和几个民主党派搞好沟通就万事大吉了,而是涉及到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各个层面。我校具有统一战线成员多、人大政协代表多、党派基层组织健全等优势,在各方面统战工作中应该大有作为。统战部给我提供了一个数据:在我校党外知识分子中,有教授89人,博士128人,有14人入选“251”重点人才工程,自2009年以来,先后有9人入选文科科研十佳,14人入选理科科研十佳,5人入选省学术带头人或后备人选,6人获得现代园丁奖,7人获得各级教学名师称号,6人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人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民主党派先后获得中央、省市级先进个人表彰46人次,集体表彰4次。我校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众多,他们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聪明才智。工作对象如此众多,工作范围如此复杂广泛,高校统战工作的困难,可想而知,光靠党委统战部,怎么可能做得完、做得好这么多工作?今天我们把各单位党委书记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请来,目的就是首先要在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的问题上形成“统一战线”,凝聚党内相关力量,建立党委领导、统战部门主导、相关部门和各学院参与的工作机制。才能适应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需要。
二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难度加大、任务加重。做事的工作好做,做人的工作最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的增多,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利益分配等深层次矛盾的涌现,高校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状况日益复杂:一方面,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也有人利用互联网,大肆宣扬西方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鼓吹西方的民主、自由以及人权等思想,借以达到“分化”和“西化”我国的目的。因此,与以往任何时期相比,现在高校统战工作的难度更大、任务更加艰巨。
第三,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统战工作的任务和思路。
当前,学校改革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学校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国地方师范高校前列,为在2020年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包括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内的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学校的统战工作,除了完成上级党委部门、统战部门的工作要求外,要把工作重心放到如何促进学校发展上来。
夯实思想政治基础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前提。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同和异是统一战线内部的基本特征,也是一对基本矛盾,所谓统,就是要求同存异。如果都同,就没有必要搞统一战线了,所以,搞统一战线工作,一方面要广泛听取党外人士的不同意见,通过吸收消化来丰富我们自己的理论和政策。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政治引导,也要引导党外人士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使之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党派建设结合起来。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党派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中,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积极支持他们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学术造诣高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是统一战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坚持把党外代表人士的物色、培养、选拔和安排使用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舞台,特别是要下力气培养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今年是我们党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各级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组织都将先后进行换届。对于四川师范大学来说,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举荐优秀的党外代表人士到各级人大、政协担任代表和委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关心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工作和生活,支持他们参政议政,并为他们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在平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真诚做好服务工作,为他们铺台阶、搭舞台、压担子。
第四,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各级党组织做统战工作的职责。
高校统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领域和方面。各级党政领导要带头学习宣传党的统战理论和方针政策,带头贯彻落实统战政策,带头参加统战的重要活动,带头广交党外朋友,切实帮助党外人士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行政支持、统战部门协调抓总、各部门密切配合的统战工作机制。
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安排人事的职能,切实负担起协调、监督和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基层单位统战工作的重要职责。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切实做好统战工作齐抓共管机制、党外代表人士培养推荐机制、党委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机制、参政议政保障机制和统战团体作用发挥机制,加大统战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统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各级党组织应把统一战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党务工作重要任务。要把统战工作作为高校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考核内容,将统战工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要把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策作为高校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教学内容,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应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把统战文化理念纳入到大学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把统战工作纳入学校宣传工作计划,在工作活动中适宜地进行统战工作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大家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宣传统一工作业绩,扩大统战工作在高校及社会的影响。
好,我就谈以上几点。我相信,有在座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我校统战工作一定能够更上层楼,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