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高林远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四川师范大学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党政办公室]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4年3月20日
  查看:645
  来源:
同志们:   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四川师范大学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胜利地完成了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保持了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五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了反分裂斗争,深入开展了支持北京奥运会的活动,昭示了我们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尊;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物价上涨的冲击,我们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校的精神,克服了因金融紧缩和物价上涨所带来的经费困难,维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证了成龙校区的基本建设,锻炼和增强了学校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员工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团结友爱精神,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第一线和灾后重建工作,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团结颂歌,彰显了我校师生员工的道德情怀和精神风采;在强手如林的申博战线,我们不畏困难,不言放弃,成功实现了师大人申博的夙愿,大大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顽强拼搏,以扎实的工作获得了评估优秀的成绩,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全校师生更加团结,学校工作更加有序,学校发展更加强劲。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我们迎来了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   本次党代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五年来我校的工作及其主要经验,提出今后四年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选举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为实现学校发展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进一步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基本经验

过去五年,是我校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员工一道,继续大力弘扬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师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秉承“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校训和“励志笃行、止于至善”的校风,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四川师大、怎样建设四川师大”的重大课题,始终以发展为主题,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正确处理学校面临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取得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新成就。   (一)学校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在过去五年中,学校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五年来,学校新增校园面积1936亩,新增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在建项目8万平方米),学校校园面积达3,329.52亩。总建筑面积达101169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较2004年增长50.7%,较1992年增长444.1%,较1978年增长1283.6%。校园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五年来,学校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8340万元,平均每年新增设备比例超过17%;共投入2912万元用于校园网基本建设,为建设数字化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投入文献资料购置费2288.96万元,新增图书75.31万册;投入教学四项经费8,392.19万元,实现了年教学四项经费总值和生均值逐年增长。教学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教学质量工程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以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推动教学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过去五年,学校新增: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7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3个四川省特色专业,44门四川省精品课程,4个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3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项目,2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4位教师入选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和教学基本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五年,学校获得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等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近300项;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教师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43项;在近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共获得二、三等奖及优秀奖90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绩斐然。   过去五年,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过级率持续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英语四、八级过级率连续超过全国师范院校和全国高校平均通过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超过98%;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竞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全国性重要竞赛中获得国家、省级奖励2000余项;学校连续五年被教育部、中宣部、团中央授予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先进单位。在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校在大力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与加强就业指导方面做了大量艰苦工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近90%,连续5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过去五年,我校研究生教育也有较大发展。研究生人数比2004年增长1倍,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三)学科建设获得突破,科研工作再上台阶   过去五年,学校实施“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全面发展”的强校战略,狠抓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新增6个省二级重点学科,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学科。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0次授予权审核,学校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单位,获批2个博士授权点,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同时获准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和实施了旨在提升学校教学科研综合实力的首席教授、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制度。学校大力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学位层次和业务水平,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截至2008年10 月,我校有专任教师数1292人,比2004年增加213人,增长19.7%,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总数达540人,占教师总数比例比2004年增长31%,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人数比2004年增长52.1%,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人数比2004年增长22.7%;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人数比2004年增长207%,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人数比2004年增长60.7%。学校教师中,尚有在读博士生138人,在读硕士生61人。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数量合理、素质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五年来,学校坚持科研强校的方针,科研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五年来,全校综合科研经费累计超过2亿元,承担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0项,省部级项目22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9项;发表论文7900余篇;出版著作520 部(本);专利申请25项,授权19项,获批行业资质2项。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获批建设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建立校级重点建设科研创新团队9个。2008年与2004年相比,年综合科研经费由3857万元增加到5700余万元,增长48%;纵横向科研经费由746万元增加到1800万元,增长141%;国家级课题增长110%;发表高级别论文(SCI、SSCI、A&HCI、EI、ISTP、权威核心期刊)由154篇增加到209篇,增长36%。文科学报质量稳定,理科学报排名上升,学校电子出版社获得批准。 (四)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大学、科研学术机构和有关组织的学术交流,国际合作交流取得重大进展。五年中,学校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机构开展了34项合作交流项目,共有1344人次参加了国际交流项目,共接受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002名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学校还承办了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理论物理研究与理论物理课程研讨会、国际美学研讨会、中国道德教育高层论坛、中国经学与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教育的反思与重建”高层论坛、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全国部分高师院校党建工作会等高级别会议,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学校积极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拓宽了校地合作的领域。学校与雅安市、眉山市、遂宁市、攀枝花市、广元市、达州市、阿坝州、凉山州开展市校合作、县校合作,定期组织“教授支教团”支教,帮助地方培训人才队伍和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校先后组织19批共436名“抗震救灾”志愿者奔赴安县开展相关救援帮扶工作,得到了灾区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学校大力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受到国务院表彰。 (五)学校持续保持稳定,和谐校园建设初见成效   过去五年,学校的学生工作、人事工作、教务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基建工作、后勤服务和安全保卫工作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的考验,在这些考验面前,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工从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化解不稳定因素入手,努力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生活和工作秩序,保持了学校持续稳定的局面。   学校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关注和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五年来,学校先后实施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目的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以增进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为内容的“惠民工程”和“便民工程”,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爱心助困基金”,进一步完善了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加大了对困难教职工的支持力度。通过这些努力,学校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和谐校园建设初见成效。 (六)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   学校党委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从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入手,在全校党员中开展了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校级领导班子中开展了以“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创“四好”活动。在干部队伍中开展了以“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为主题的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了以师德建设为主题的“三育人”活动。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了以“一助一”和“三帮”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受到了深刻的党性教育,增强了党性观念,提高了党性修养。   学校党委以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了校党委、行政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校务公开和依法治校工作深入推进,督查工作初见成效,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明显减少,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学校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重在建设、有效渗透、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将健全组织、强化作用作为重点,建立起了覆盖全校的党的基层组织系统,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学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惩防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四川师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时期,是四川师大全体师生员工牢记历史责任,为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功能不懈奋斗、奋勇前行的时期,也是四川师大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收获新成果的时期。在此,我谨代表学校第四届党委会,向关心支持四川师范大学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向学校的各位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全校共产党员、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向全校师生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   第一,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抓住机遇,求得发展 学校的出路在发展,促进发展既要靠实干,也要靠机遇。但机遇不是等来的,要靠我们去发现和把握。发现和把握机遇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我们思想解放的程度。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办法。思想不解放,在机遇中看到的是困难;思想解放,在困难中发现的是机遇。过去五年中,我校师生员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勇于面对各种困难,把充满各种挑战和困难的五年变成了学校发展突飞猛进,各项工作一路高歌的五年。五年中我们主要抓住了四大发展机遇:一是抓住了申博机遇,使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办学层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抓住了教育部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机遇,极大地提升了我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水平,使部分专业和课程进入了国家队的行列。三是抓住了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机遇,大力规范教学管理和教学行为,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四是抓住了龙泉驿区实施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机遇,启动了成龙校区和教工住宅建设。因此,只有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抓住机遇,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只有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定位,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促进科学发展不放松,才能把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过去五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党委始终把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目标和任务,把改革作为实现学校科学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把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促进科学发展不放松作为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实现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促进科学发展不放松,首先必须解决学校发展的定位问题。不少高校的实践证明,学校定位不准,学校发展和改革必然受挫,我校的经验也说明,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重心的摆放,财力投入的重点和办学特色的选择以及学校改革的着力点。在这五年中,学校党委紧密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多次研究学校发展的定位问题,最终确定了学校的自身定位:即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稳定本科教育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的层次定位;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教育人才和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以及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区域定位。根据这一定位,学校制定了“稳定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竞争力”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专业结构调整和教学质量工程的新举措,推行了人才培养模式、干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合理配置了学校办学资源,推动了学校事业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定位,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促进科学发展不放松,才能把学校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和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组织和队伍保障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近年来,学校在党员干部中先后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等活动;完善了年度考核、换届考核、干部培训等制度,使干部的政治素质、综合素养、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普遍提高。正是由于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加强,才形成了思想上谋发展,学习上为发展,工作上促发展的新局面。也正是有了一支政治合格、思想解放、作风过硬、工作踏实的干部队伍,我们才能在一系列困难和突发事件面前,保持一套高效的指挥运行系统,也才能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到大事有人抓,小事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干。   第四,只有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同心同德抓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在过去五年中,学校始终把团结和依靠广大师生员工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始终注意通过维护和实现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来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校办学实力逐步增强的条件下,学校迅速采取措施,大力增加办学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同时,学校还积极推进管理工作的民主进程,扩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和渠道,充分尊重和保障师生员工的民主权利,师生员工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主人翁意识普遍增强,全校上下形成了同心同德抓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的校园氛围。实践证明,这是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今后四年工作的

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四年是学校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全新的教育发展战略为学校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制度环境,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为学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学校发展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学生就业环境和学校资金环境日益艰难;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学校实际满足能力之间的差距日益增大,国内外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学校前进道路更加困难。我校原来底子就比较薄,又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在投入方面的差距有可能越拉越大。再加上我们自身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各级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部分学院和机关领导班子不协调,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等等,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们仍处在爬坡阶段,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前进一步非常不容易,往后退的危险却时刻存在。机遇和挑战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两大考验:一是如何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事件多发期,如何确保学校稳定,建设和谐校园。面对这些考验,学校党委的决心是,负重前行,不辱使命,迎难而上,再创辉煌。   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和学校的实际,学校未来四年的奋斗目标是: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进入一流省属师范大学行列;教学科研水平保持省属高校第一梯队位置;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办学综合实力更加强大,把我校基本建设成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   实现学校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推动工作的基本着力点,形成人人谋发展、个个促发展的局面;把提升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档次作为工作重点,坚定不移走内涵发展道路;进一步突出教师教育和尚美教育办学特色,努力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工作的指导思想,学校今后四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现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上的重点突破   继续实施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稳定本科教育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的方针。围绕“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国家特色专业和四川省特色专业为核心,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以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各类规划教材建设为示范,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实现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上的重点突破。 (二)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和教风建设,培养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名师   全面实施岗位管理,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继续实施“首席、特聘教授”制度、“教学名师工程”,完善教师培训体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着力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着力造就一批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满足实验教学和实验、实训工作的需要。 以教学名师评选和教学团队建设为主要手段,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继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学术评价机制,促进优良教风的形成。 (三)继续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继续严格按照《四川师范大学关于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所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地区跨学科复合型师资培养综合改革实验区”等获批项目的建设。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以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切入点,深入实施“顶岗实习”制度和学生社会实践制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稳定毕业生较高就业率的同时,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和应用性学科人才培养的能力。大力优化导师队伍,落实导师职责,构建以导师为中心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实施和完善研究生论文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工程。大力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强化教师教育和尚美教育特色,巩固教师教育在四川省的领先地位;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在继续发展成人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以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和干部培训以及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为重点的非学历教育,确保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  (四)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大力提升科学研究和学科水平   根据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在继续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扶持一批基础学科,发展一批应用学科和新兴学科(方向)。在建设好现有学科点的基础上,力争获得1至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并在省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级特色专业和硕士点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   继续强化科研强校意识,力争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上取得突破,努力拓展横向科研经费渠道,实现科研经费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继续以各类研究中心(所)、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为研究平台、以首席教授、特聘教授、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加强团队建设,构建科研平台,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能力。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强校地、校政、校企、校际间的全面合作,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努力把我校的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纳入四川省科技活动的主战场。继续提高文理科学报质量,突出办刊特色,扩大影响,面向学术前沿,进一步增强为我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 (五)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和福利水平   启动新一轮校内分配制度改革,解决现行校内分配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学校经济实力和办学水平的提升,逐步提高教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水平。   继续做好师大现代花园商品房开发的质量和成本监督工作,确保房屋质量和建设工期。 继续关注校内贫困生和困难职工群体,大力实施爱心援助和就业援助行动,确保困难学生和困难职工生活有保障,学习不分心,工作无牵挂。 (六)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水平   强化资金保障工作,大力提升学校的经济实力。积极争取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继续拓展银行融资平台,努力开辟社会资金合作渠道,提高学校经营性资产的市场化水平和赢利能力,实现学校年经营性收入超千万,可支配资金有较大幅度增长;完成学校土地置换和土地开发的相关工作,积极筹措成龙校区二期工程建设资金;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继续完善财经管理制度。努力开源节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从体制、机制入手,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勤俭办学,降低办学运行成本。   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发展的体制环境。努力加强管理干部队伍、教学辅助队伍、后勤保障和产业队伍建设,支持各类优秀人才的成长发展,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队伍保证。 积极推进学校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管理体制。重视规范管理、程序管理、细节管理,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扩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不断完善教职工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   创新校区运行机制。认真总结校区建设和管理的经验,科学规划各校区的功能,注重运行协调、学科优化和资源整合。切实解决因交通、文化氛围、资源配置等因素造成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实验室、图书信息、档案、网络的建设与管理。围绕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主题,完善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体系和文献保障体系,开发信息资源库,加强应用程序的开发,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高效传递。   继续推进后勤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大力整治和优化校园环境,加强饮食卫生、校园交通等方面的监管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构建适应学校发展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益。要从摸清家底、规范用途入手,加强对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变更资产用途以及利用学校资产为私人和小单位牟利现象的整治力度。   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我校师生的大学意识和大学精神,更好地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和作用。要着重加强成龙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

实现学校今后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必须聚精会神地抓好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的建设要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要求,突出正确领导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全面创新和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一)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继续抓好对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抓住科学发展的主题,紧密联系学校实际,强化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特别是处级和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意识和危机意识,教育和引导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做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纪律,特别讲实干的模范。 (二)进一步搞好党的组织建设和组织发展工作   按照建设“推动发展强、服务群众强、凝聚人心强、促进和谐强”的“四强”党组织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党的组织建设。从本次党代会开始,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继续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委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以坚持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理顺学院党政关系为重点,强化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以开展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使其成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战斗堡垒。继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壮大党的队伍,扩大党的影响。根据高等教育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进一步加强对独立学院党委(总支)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确保独立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健康开展。 (三)切实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大兴调查研究和求真务实之风,切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学校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继续做好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四)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探索从制度、机制上防腐反腐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健全和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对涉及人、财、物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要岗位、重点环节实施重点监督,充分发挥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和纪委、监察、审计专门机关监督的合力作用。大力加强对干部、教职工、学生的廉洁教育,积极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高度重视解决损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惩治腐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五)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以教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和法治教育、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活动,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争取校风和学风进一步好转;进一步推动公共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强化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建设。加速推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民主进程,完善学生有序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工作的机制和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改革和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覆盖各个学院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继续作好离退休职工工作。加强离退休职工的思想建设和党支部建设,教育和引导离退休职工在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中发挥余热,再立新功,不断提高离退休职工工作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六)继续做好安全稳定工作 认真落实学校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稳定工作预警机制以及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努力消除影响校园安全和学校稳定的各种因素,为师生员工创造更加安全、更加有序、更加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七)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的领导   认真落实党的统一战线和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知识分子、“三胞”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努力为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创造参与学校管理的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研究生会的领导,充分发挥群众团体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五年来,在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学校经历曲折坎坷的情况下,全校上下团结一致,矢志不移,共同奋斗,开创了学校在逆境中崛起,在困难中发展的局面。今天,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摆在了我们面前,再创学校辉煌的时代使命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只有抓住机遇,锐意进取,才能不负先贤,不辱使命,把四川师大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四川师大建设成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