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四川师范大学党政办公室]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4年3月20日
  查看:183
  来源: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四川师范大学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实现我校教育事业新的科学发展,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及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 “十一五” 期间学校发展回顾   (1)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质量建设和内涵发展,正确处理学校面临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就,开创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2)质量工程成果丰硕,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学校在保证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前提下,积极控制办学规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本科生35131人,硕士生3725人,博士生44人。学校全面实施质量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立项建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教学团队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四川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四川省特色专业20个,四川省教学团队7个、四川省教学名师8位,四川省精品课程59门,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承担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7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7项,四川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本科教育教学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地方高校、地方师范大学和四川省属高校前列。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了博士、科学硕士、专业硕士、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类型,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3)学科建设成绩显著,科研实力大幅提升。现有中国文学和教育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基础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1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19个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专业、学科体系,覆盖了9个学科门类,学科结构进一步完善。新增中国哲学、课程与教学论、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物理、人文地理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原理学科新增为四川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省重点学科数达到17个,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达到4个。学校教师共主持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其他项目(含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共60项,科技部“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973”等国家级合作项目10项,国家级课题立项数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承担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3项,部、省应用基础项目251项;发表SCI检索论文444 篇,SSCI检索论文3篇,A&H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325篇,CSSCI论文800多篇;出版专著165部(本);申请专利 60多项(获准专利 22项);取得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86项;创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省人文社科基地各1个,实现了国家级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的突破,有成果入选国家社科《成果要报》和《成果文库》;年到校科研经费从500余万元增长到3300多万元,增长近7倍,累计综合科研经费达到3亿元。   (4)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保障体系渐趋完善。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达2.04亿元,图书馆藏书达320万册。成龙校区高质量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以狮子山校区和成龙校区为主体的办学格局,校园面积3300余亩,新增教学楼43200平米、实验楼55920平米、艺术楼12850平米、图书信息中心31469平米、学生公寓3297间、学生食堂13037平米,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5)人事改革不断深化,师资队伍水平提高。在全省率先完成工资制度改革和岗位设置与岗位聘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五年中引进50余名高层次人才,涌现一批中青年专家,现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8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3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4人,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计划人选6人。各类专家总计100人,较“十一五”前增加22人,增长了28.2%。教师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占整个教职员工的比例为57.2%,较“十一五”前增长3个百分点;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为48.9%,增长9个百分点;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68.9%,增长了21个百分点;学缘结构明显优化,外校毕业生的比例为71.7%。   (6)服务地方意识显著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紧扣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学校教学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先后与12个市(县、局)在培训人才、合作开发、开展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加强了与基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互动。特别是在地震灾区教育重建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7)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美、日、韩、澳、法、加等国家的大学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巩固。来校留学生类别进一步增加,外派学者和学生交换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外事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8)教师教育初成体系,引领功能不断增强。学校坚持以基础教育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初步形成了集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研培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为地方教育事业培养培训了一大批高素质师资,教师教育特色更加鲜明。   (9)党的领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学校党委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校务公开和依法治校工作深入推进,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   (10)“十一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相比,学校整体实力还不强,学校事业仍然处在追赶发展、爬坡上坎阶段。主要表现在:在国内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缺乏,在学术领域有威信的高级别专家不多,在科研上有影响的高层次成果偏少,在教学上高质量课程资源不足,在管理上高效率机制尚未形成,在校园内高品位文化氛围还不浓。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1)指导思想:未来五年是中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和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将进一步科学统筹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学校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争取有更大作为。未来五年,学校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弘扬大学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四川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努力提高水平,培育特色,增强实力,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12)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末,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科建设再上台阶,科研水平明显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学精神进一步彰显,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国地方师范高校前列,为在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人才培养   (13)总体目标是:在校学生总量基本保持稳定,适当控制本科生规模,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有特长的各级各类人才,确保我校本科教育教学整体实力在西部地方高校处于前列,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实现新突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数保持省属高校第一位置,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显著提高。本科专业控制在80个左右,普通类本专科在校生控制在40000人左右。研究生招生规模达到每年1500人左右,逐步加大应用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每年出国留学生200人以上,国际交流学院在校生每年350人左右,留学生每年300人次。   (14)加快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质量工程”建设为载体,实施“教学质量攀登计划”,完善教学运行支撑与保障体系、教学资源开发与运用体系、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体系,不断促进学校本科教育上层次、上水平;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按照“分类指导、分类培养”的思路,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加强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文科人才、卓越理科人才、卓越艺体人才的培养,探索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优秀人才培养之路;启用“教师教学工作与专业成长管理系统”,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要对象,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优势特色巩固计划”,优化专业结构,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不断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各学院、各专业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15)进一步改革创新研究生课程体系,推进“研究生公共课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创新研究生教育管理机制,实现对各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分类指导;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考核与聘任机制,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加强校院两级学术机构建设;加强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过程的管理和培养质量评估。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推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促进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协调发展。整体布局全校专业学位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建立有利于专业学位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有利于激励专业学位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建立多种形式的高质量的实习实践基地。   (16)积极发展全日制学历教育以外的其他各类教育,不断扩大学校的发展空间。大力加强学校国际合作培养平台建设,积极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能力,建立起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各类国际合作渠道。不断拓展继续教育的发展空间,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积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进一步做好中职中专和高职高专与继续教育的衔接工作,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不断提高继续教育水平和质量,努力成为我省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主要支撑服务体系。以广汉科教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争新建一所规模在万人左右的职业教育学院。   (17)加强实验室及实验队伍建设。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优势学科实验室;建立一支高素质实验教学与管理队伍;加大资源开发共享力度,不断提高实验设备使用效率;开展实验室综合效益评估工作,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搭建良好的保障支撑平台;加快实验室建设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整体水平,至“十二五”末,争取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校企共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2-3个。   (二)科学研究   (18)总体目标是: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养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扩大学术影响力;强化科研分类管理,调动教职工科研热情,形成一支充满活力的科研人才队伍,推出一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 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应用研究,增强成果转化能力,努力使我校科学研究在承担国家课题数、产出重大成果数、科学贡献力以及综合科研经费等指标上进入全国一流地方师范大学水平。   (19)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将现有部省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人文社科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培养一批新的部省厅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加强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造就一批厅、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汇集学校资源,申请行业资质。   (20)加强科研项目组织与管理,实现我校科研新突破。倡导精品,营造环境,争取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973”项目和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立项,保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立项逐年增长,年均立项超30项,实施“科研创新人才工程”,培养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优秀青年人才;实施“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努力使各类课题全面覆盖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专任教师承担科研课题达45%以上;拓广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保持到校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0%以上,年综合科研经费超10000万元。   (21)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高学校各学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积极促进我校科研人员的国际学术交流。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高校等合作建设技术研发协作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拓展社会服务,以广汉科技园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建立高水平产学研基地。   (三)学科建设   (22)总体目标是:以教师教育和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优势学科为龙头,建设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优势,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总体格局。   (23)努力建设和稳步发展博士点学科。建设好博士授权学科点,培养出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博士研究生,力争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上实现突破。继续强化具有较大社会需求的应用性学科硕士点的申报和建设工作,新增一批在省内高校中具备较强竞争力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积极拓展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新增2-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24)整合相关学科资源,拓展学科建设平台,进一步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凝聚学科合力。以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整合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力量,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整体推进巴蜀文化研究,为丰富和繁荣中华文化研究做出积极贡献。以承担教师培养培训任务的相关学院为基础,整合全校教师教育资源,构建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教师教育体系,探索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新模式,使学校成为四川省高层次教育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培育和整合交叉学科、应用性学科、艺术学科,通过校企之间的共建共享,开展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生态、环境建设,城乡规划、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充实学科知识和完善学科体系。   (25)参照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标准,继续建设好已有的省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努力建设和成功申报新的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创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和优势学科。   (四)社会服务   (26)总体目标是:引领和服务四川基础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力争在四川教育、文化和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27)强化服务社会的意识,营造服务社会的氛围。努力构建社会服务工作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保持与各级政府部门、教育机构、企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密切沟通,积极打造校地、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全方位、立体式、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搭建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服务平台,创作高水平文化艺术成果,发挥大学文化引领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改革   (28)实施“重大教改成果培育计划”,系统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专业建设、优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养成、学生创新创业、教学管理创新等八大系列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培育一批有突破、有实效、有影响的标志性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29)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实施教学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严格落实问责 制。   (30)建立有利于学科建设发展的竞争机制,实施学科建设效益与教育质量直接挂钩的经费投入制度。完善科研评价、考核和奖励机制。重点奖励高级别课题,高级别获奖,高级别论著和高效益项目。鼓励开展横向课题研究。   (31)改革现有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以师德为核心,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科学规范、分类管理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师工作考核、职务聘任、评先选优、选拔培养等工作中实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促进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各展所能。   (32)改革学生的思想道德考评机制,建立学生道德与诚信档案。将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要求具体化和标准化。学院对学生的考评必须全面反映辅导员和学生班组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并使之成为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实际表现和是否录用的重要依据。   (33)创新教师教育培养体制和机制,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和层次。启动“卓越教师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完善学士、硕士、博士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学历学位体系,构建本科、研究生(博士)教育相衔接、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协调的立体化教师教育格局,满足多样化的教师教育需要。 (34)以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为契机,深化学校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科学构建以绩效工资为核心的收入分配体系,规范学校经费收入管理,优化教职工收入结构。   (二)队伍建设   (35)建设一支数量合理,结构优化,素质精良,充满活力,勇于创新,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我校办学目标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到“十二五”末,实现专任教师总量占全校教职员工的60%以上。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到80%,其中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40%,高级职务比例达到50%,其中正高职务达到18%,各类优秀专家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10% ,形成一支包含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和优秀青年教师在内的人才队伍梯队。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引导教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发挥对学生的人格示范和学习指导作用。   (36)完善多元化的教师培养体系,促进师资队伍水平整体提升。实施学校“251人才培养工程”,通过5-10年的努力,涌现20余名能够领导本学科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中青年优秀学术名师,约50名能够在学科前沿进行学术攻坚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约100名在国内本学科(专业)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实施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支持计划和特色人才建设计划,构建教师学位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高层次研究“三位一体”的专业成长体系。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培养责任制度。实施教师实训、实践能力提升计划,鼓励高层次、高学历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实训工作。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国际交流力度,大力拓展中青年教学科研人员的出国(境)培养渠道。   (37)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学校发展的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以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加强廉政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水平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以转变工作作风和提高管理效能为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管理干部队伍。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创新能力为重点,逐步建设成一支懂管理、善服务的高水平的综合性后勤保障队伍。   (三)机制保障   (3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工作机制。探索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中发挥作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9)修订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试行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形成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的运行机制;调整学校与院系的关系,推进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注重激发院系活力;改进学院内部管理,完善学院人事、分配、财务制度。加强对联合办学单位的管理和指导,积极帮助其改进和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努力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 (40)加强民主管理,坚持依法治校。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制度办学办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积极发挥广大师生员工、教代会、群众团体、学术组织、民主党派、离退休职工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各项制度,切实落实教代会工作职权,确保学校工作接受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保证师生员工更好地依法行使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维护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四)经费保障   (41)以拓宽办学经费筹措渠道,创新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重点,优化办学资源配置,统筹兼顾,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强化预算管控,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加强财务监管,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和经费使用管理的内部稽核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实行财务公开,规范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42)加大事业收入组织力度,广辟财源。积极争取中央与地方两级财政拨款,做好提高生均财政拨款、中地两级财政化债专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发展专项、西部特色省属高校专项建设等工作。加大社会捐赠等其他收入和科研收入组织力度。严格执行联合办学协议,落实各经济实体预算目标上交任务。适时推进东校区和草堂校区资产处置工作进程。加强资金管理,积极争取财政贴息贷款、地方政府债券重点建设项目低息贴息贷款,置换高息贷款,降低融资成本,防控信贷资金风险。   (43)加大支出控制力度,更加注重经费投入的质量与效益。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进一步加大对本科教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民生工程、财政化债配套资金安排等重点工作的投入力度。   (五)基础设施和后勤保障   (44)进一步做好各类资产的维护和管理,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构建高效合理的资源配置体系。建立资源使用效益评估机制和有偿使用学校资源的机制,科学配置增量资产、优化盘活存量资产。   (45)继续优化校园网络结构与资源,提高网络运行效益,建设校园无线网络。依托数字化校园公共平台,逐步更新和开发业务与管理应用软件系统,实施一卡通工程、站群管理系统,构建海量资源存储系统,创建多种服务模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网络与信息监管,建设教学科研资源支撑平台和网络信息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学校教学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6)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建设,丰富馆藏品种和资源,扩大和提高图书、档案网络化服务规模和效益,建立涵盖各学科的文献保障体系;加强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优化专业与学历结构,提升业务与思想素质,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47)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理顺后勤保障服务与经营服务的关系,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和完善适应学校发展和师生员工需要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加强校内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和环境友好型校园。   (48)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和符合学校特点的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突出主业、多业并举、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大力提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水平,将学校的各类企业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经济效益好,上缴利润多和管理规范的经营实体。   (49)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把大学精神的塑造和知识分子人格的培养作为重点,以校园环境建设为依托,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校园文体活动为载体,培育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培养师生员工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努力建设人文校园。   (50)进一步完善成龙校区环境配套建设;结合狮子山校区规划调整,逐步实施旧校舍改造和新校舍建设。   (六)改善民生   (51)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与拓展,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努力改善毕业生就业结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加强学生创业教育,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大学生资助工作力度。   (5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适当调整学校经费支出结构,稳步提高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的收入。   (53)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在征得教职工同意的条件下,逐步推进校内教职工住房纳入政府旧城改造计划,充分维护教职工权益,努力改善教职工住房条件。   (54)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校医院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师生员工就医条件。   (55)继续加强附属实验学校和实验幼儿园的建设,切实解决职工子女入学入托问题。   (56)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职工和孤寡残疾人员的帮助力度,努力改善各类招聘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全面实现学校未来五年的规划,我们有基础,有机遇,也有不少的困难和压力。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时代紧迫感,立足各自本职工作,关心学校发展大局,以更加坚强的意志、更加积极的行动,投身于推进学校发展的事业中,为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奋斗。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